今年,天津市政府提出,利用3年時間,完成全市萬家企業轉型升級,大邱莊鎮被市政府命名為“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示范基地”。“把大邱莊作為靜海千企改造升級的重點,年內要初見成效”列入今年靜海縣政府工作報告。
當前,面臨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的宏觀形勢,面對信貸收緊、市場低迷的實際困難,大邱莊鎮多措并舉,積極應對,努力在破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這道難題上尋找答案。
創新驅動,產品向高端、高附加值轉型
天津吉宇薄板項目是位于大邱莊鎮的我國華北地區最高檔的鍍錫板生產基地。計劃總投資40億元,設計年產120萬噸,主要生產鍍錫板、鍍鉻板、深沖冷壓板等5個系列40多個品種的鋼鐵末梢尖端產品。目前,已經投產的一期項目總投資6.4億元,于2012年9月投產,2013年生產15萬噸,實現銷售額8億元。
從昔日以生產加工焊管的熱軋窄帶鋼為主打產品,到如今生產廣泛用于制作食品罐、飲料罐、化工罐以及電子行業配件的高檔精密板帶,吉宇薄板項目通過高起點定位,戰略性思考,迅速實現了工藝裝備和產品結構的轉型升級,并在高端產品領域迅速站穩了腳跟。該項目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可達100億元,利稅5億元。
企業擁有的核心競爭力最終決定其市場話語權,鋼鐵企業轉型升級,核心在于“有中生新”。從低勞動成本、低附加值為主,升級為知識型勞動和高附加值產品為主,重點研發“專、精、特、新”撒手锏產品(技術),成為大邱莊鋼鐵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法寶。
在此創新理念驅動下,天津聯眾鋼管有限公司從生產普通焊管逐步轉向高等級管材。天津富順鋼管鍍鋅有限公司、天津市永大立鋼管有限公司相繼用無縫化鋼管工藝替代無縫管,生產消防管用鋼塑復合管、涂層管及不銹鋼復合管新材料等。由此,大邱莊鋼鐵企業形成了以優質鋼材和高端金屬制品制造兩大主導產業,培育發展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和智慧產品3個輔助產業的高端特色產品結構,產品結構調整實現了突破。
與此同時,企業的裝備技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生產設備裝備先進的占35%;90%的企業實現了辦公自動化、80%的企業實現了會計電算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全鎮擁有國家級實驗室一個、國家級質量檢測中心一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四個、市級實驗室一個、院士工作站一個。在此基礎上,通過政策傾斜、資金傾斜,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務機構、金融機構等共同參與產業技術升級和轉型工作。借助“產學研”合作優勢,大邱莊鎮將利用3年時間完成技術改造企業200家,研發“專、精、特、新”產品和技術30項,實現有效專利30項。
節能降耗,實施“機器換人”、“騰籠換鳥”
面對利潤走低、環境成本逐年上升的現狀,鋼鐵企業要加快發展必須牢牢抓住“內涵挖潛、降本增效”的生產經營主線。誰擁有更低的成本,誰就更能夠生存下去。
天津友發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下設5個分廠,擁有24條熱鍍鋅鋼管生產線、11條鋼塑復合管生產線,年熱鍍鋅鋼管、鋼塑復合管生產能力約200萬噸。
友發人算了這樣一筆賬:8臺1.8米的煤氣爐,1年需要耗煤4.3萬噸,其污染排放量為二氧化碳11.26萬噸。取消用煤,改用清潔能源天然氣后,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達到1544噸,僅為燃煤的1.3%,二氧化硫的排放幾乎為零。于是,2013年5月,友發公司更新設備。
年近“半百”的大邱莊鋼鐵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節能減排歷史欠賬較多,存在不少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低產出的“三高兩低”企業。近年來,在向“綠色低碳”轉型的實踐中,大邱莊下定決心償還歷史舊賬,不欠新賬:3年淘汰關停13家環境污染嚴重、耗能高、安全隱患突出的企業或工藝;向鎮內鋼鐵企業發出“節能降耗、綜合利用”公開倡議;每年用于技術改造、環保投入達數億元,先后開展了粉塵治理、污水處理等多項集中整治活動,新建污水處理廠2座,廢酸處理中心4座,完成企業脫硫治理和除塵綜合升級改造等,有效解決了污水外排、煤爐除塵等難題。首先,必須淘汰落后。近年來,先后取締關閉小煉爐、小電鍍、小化工等十五小企業,以及嚴重污染環境的違法排污企業共計55家,淘汰310煉鐵高爐2臺、36平米燒結機2臺,涉及資金達3.6億元。今后3年,分別強制對金屬制品、煉鐵煉鋼、鑄鍛、熱軋、冷軋、有色金屬冶煉、無縫化鋼管等85家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審核、技術改造,實現減量化發展。
其次,必須節能環保。采取淘汰高頻感應加熱焊機、煤改燃、窯爐改造等措施,加快推進變頻改造,全面實施天豐和軋三綜合利用余熱余壓,實施中低余熱余壓的回收利用,提升企業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水平,降低成本,促進企業增收和節能減排。僅2013年,第二產業累計投資39.6億元,實施重點節能減排項目53個。同時,進一步注重廠區綠化美化,處處“舊貌換新顏”,一座座“花園式”工廠正在建成。
與此同時,完善節能考核體系和節能降耗預警機制,并將建立以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本配置效益為主的工業企業畝產效益綜合評價體系,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到2017年,排污強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2年降低20%,3年內在398家工業企業中建立完善畝產效益綜合評價體系。
多元支撐,盤活現有企業資源
日前,靜海縣人民政府與工信部簽署框架合作協議,擬在物聯網、云計算、智慧城市等領域謀求合作,這標志著大邱莊鋼鐵企業實施多元產業支撐戰略邁出了堅實一步。
“加快鋼鐵企業轉型升級,就要全面整合資源,在‘無中生有’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全新的產業支撐,拓展企業生存發展的空間。”大邱莊鎮副鎮長胡壽強介紹說。
企業轉型,就要合理調整產業布局,開啟全新的效益源。近年來,大邱莊鎮在做精做強鋼鐵主業的同時,堅持“兩條腿”走路,致力于非鋼產業發展,努力使其成為支撐企業發展的“半壁江山”。
一方面,該鎮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當前和今后經濟轉型的一個重要突破口,逐步推動企業向現代物流、科技研發、軟件外包、文化創意、金融等現代服務業轉型。據了解,目前,該鎮已有天津市兆博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了典當行、參與了村鎮銀行建設;天津金都鋼鐵有限公司、天津利多豐帶鋼有限公司、天津市永大立鋼管有限公司、天津眾順石油鋼管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成立了小額、擔保貸款公司。
另一方面,引進一批向產業鏈高端延伸項目和醫療器械、健身器材、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積極實施科技創新,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推動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培育發展電子商務等特色產業集群。3年內努力實現技術改造200家;管理提升150家;培育各類企業技術中心20家、電子商務企業10家、科技型企業68家、科技型小巨人企業68家。
與此同時,通過資產收購、產權受讓、合資合作等方式聯合重組、兼并重組熱軋企業,盤活閑置資源。利用市政府出臺萬企轉型升級行動的支持企業技術創新、企業開發新產品、融資創新服務、產業聚集發展、企業重組退出、企業節能降耗等10多個方面、34條政策措施,積極爭取專項資金,努力形成多方參與、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產業提升建設新局面。
優化管理,實現挖潛增效
“企業規模和設備水平提升了,但企業管理跟不上去,這將是企業發展最大的‘軟肋’。我們要以一流的管理理念統領先進的裝備,實現企業科學發展。”天津市聯眾鋼管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文軍深有感觸。
2011年,經過對企業自身管理現狀的深刻分析,在學習成功企業先進經驗的基礎上,“聯眾”在企業內部全面推行精益管理模式。按照精細化管理要求,聯眾確定了以5S管理為基礎,以設備TPM管理、標準化作業、培養多能工和快速換型為抓手的管理模式,鼓勵員工積極參與改善提案,加強員工綜合素質,實現追求零缺陷管理的目標,從根本上提升企業內力,提高綜合競爭力。
通過精細管理,有效破解了之前在企業管理上層級交叉、責任不明等問題,使企業管事的人少了,干事的人多了,浪費減少了,效率上去了,安全生產進一步得到了保障,企業形象進一步提升。
據初步測算,實施精細化管理3年以來,企業的運行效率得到極大提升。2013年聯眾的噸耗生產成本比2012年降低了10%,設備故障率同比降低30%,單位生產效率提升20%,換型時間減少50%;員工主人翁意識進一步增強,全年提出合理化建議并被采納的達到人均0.2條。截至目前,培養多崗位技術人員45人,管理層培訓達500人次。2014年預計全年噸耗再降15%。
鋼鐵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歸根結底取決于“人”。企業管理創新,就是要加快傳統管理模式轉變,提升企業的科學化、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水平,這一目標需要凝聚所有企業員工的力量。為全面提升員工素質,鎮內鋼鐵企業大力實施員工管理培訓工程,對企業中層以上干部集中進行脫崗培訓,提高企業職工技能水平。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全鎮累計組織各類員工培訓20余期,參訓人員約2000人次。在抓培訓的同時,該鎮注重引用質量管理、成本管理、品牌管理和技術管理等先進管理方法,積極開展企業管理咨詢和信息化建設,通過大邱莊商會和生產力中心,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幫助企業家由生產型向經營型、傳統型向創新型轉變,逐步實現人的轉型升級,推動企業協同創新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