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個月收入超過3億元,連續兩個單月實現盈利。整合兩年來,工程公司第一次感受到了“收租子”的自豪。
由月月虧損到8、9月份盈利,為該公司實現從去年虧損2億多元到今年控虧6000萬元的奮斗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因為,工程公司今年的生產經營形勢十分嚴峻:隨著西昌鋼釩建設高峰的過去,作為該公司賴以生存的攀鋼內部市場急劇萎縮;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國家調整產業結構,鋼鐵行業建設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外部市場開發陷入困境。
面對困難,該公司積極開拓市場,落實成本倒逼機制和目標成本責任制,著眼管理水平提升,積極穩步推進改革,實現了從月月虧損到單月盈利的“華麗轉身”。
調整策略開拓市場
該公司領導班子清醒地認識到:如果沒有工程,沒有項目,要完成目標很難。開年以來,他們按照“依托攀鋼、做大兩翼(成渝、云貴)、面向西部、輻射全國、走出國門”的市場定位,實施“設計總包引領一塊市場,房產開發突破一塊市場,優勢專業占領一塊市場,優質服務守住一塊市場”的戰略舉措,對收集到的1100條市場信息進行分析研究,想方設法拓展市場。
“今年為開拓履帶板市場,我是在前往大連的火車上度過了元宵節。”銷售人員楊凱的經歷,也是工程公司廣大營銷人員努力拓展市場的一個縮影。
混凝土分公司是工程公司順應攀枝花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在今年2月份成立的新公司。到9月份末,該公司順利實現營業收入4737.6萬元,完成全年營業收入計劃的95%。下一步,他們將利用技術及研發力量相對較強的優勢,通過增加品種、提高產品和技術含量贏得市場,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下半年經營指標調整后,為緩解在手工程不足、任務缺口大的現狀,工程公司主要領導帶頭“背”任務、“跑”市場,全方位“找米下鍋”。他們先后簽約、承建了西昌鋼釩冷軋工程、攀鋼1×300MW電廠新建、鈦冶煉廠1號電渣爐大修、攀成鋼650立方米高爐、鋼城集團瑞鋼公司整體搬遷工程、甘肅宕昌渝川-金茂城建安工程等一批內外市場的重點項目,為公司帶來了效益。前三季度,該公司項數中標率近50%,優于去年同期水平。
成本倒逼走出“怪圈”
曾幾何時,工程公司陷入“項目接到了,干完一算賬,不僅沒賺錢,反而還虧了”的怪圈。
“沒有管不好的項目,只有干不好的項目經理;沒有控制不住的成本,只有經營不善的團隊。”該公司總經理劉軍認為,必須認真落實成本倒逼機制和目標成本責任制,才能走出怪圈。
今年3月份,由該公司領導帶隊,機關部室和工程板塊相關人員組成的對標挖潛學習小組,與鞍鋼建設集團、鞍鋼機械制造集團、鞍鋼實業集團、十九冶等4家單位進行了學習交流,積極吸取標桿企業先進管理經驗,對自身目標進行了細化。隨后,該公司將任務指標分解到各子、分公司,分別簽訂目標責任書。各子、分公司又將指標層層分解,最終落實到崗位,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標。
采購是成本大頭。為此,該公司制定出年底直供比例超過55%、力爭達到60%以上的目標,要求在上半年采購均價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壓,使主材綜合采購成本再下降2%至3%,設備及輔材采購成本再下降5%至10%。而上半年,他們通過比選、招標、對標等方式,已降低物資采購成本6846萬元,綜合可比降幅為10.96%。倒逼機制,讓工程公司不少子、分公司逼出了思路,逼出了方法。